1997年春的一天,韩国三星公司某集团的总裁Moon先生。出差在美国回到汉城的飞机上,突然想到电脑上的音乐播发系统要是将其取下,独立发展成一个产品,这不是最好的音乐随身听吗!可惜半年后,发生亚洲
1998年MPM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F-10 MP3音乐播放器。Moon先生是MPMAN公司的总裁,原来他离 开三星后,带着他的没有完成的心愿在MPMAN公司实现了他愿望。几个月后韩国的其他公司也相续推出了不同类型的MP3产品。
MP3的发展和人类历史一样属于加速进化,前五年MP3属于一种集体均势发展,各种新技术都在竞争不足的情况下缓慢推出,这个时期主要是国际
接下来的两年MP3低技术化,中国厂商的加速进入让MP3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理性而充分的市场阶段,国际品牌有自己的领域,而国产品牌同样有自己的地盘,国产品牌正在积蓄力量。很多国产品牌都是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它们有独立
“近代”指的就是近两年的
“近代”时期MP3市场在我的印象中有很多变化,但是算其影响,我挑挑拣拣选出了三个,一个是关于存储,一个是关于格式,还有一个是关于主控芯片。
MLC到SLC
容量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厂商都是十分注意的部分,第一、容量对消费者的购买具有相当的决定作用,第二、容量的价格存在不可预期变化,第三、闪存在MP3成本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与闪存价格有密切关系,能够严重影响MP3容量变化的技术或者市场转变
MP3应用的NAND Flash闪存产品可以分为三大架构,分别是单层式储存 (Single Level Cell;SLC),第二种则是多层式储存(Multi Level Cell;MLC),第三种是英飞凌(Infineon)与Saifun Semiconductors合资利用NROM技术所共同开发的多位储存(Multi Bit Cell;MBC)。
最先开始MP3用的SLC技术,SLC晶片可重复写入次数约10万次,是MP3的理想存储单元。但是面对成本压力以及消费者对高容量的需求,SLC显然已经不能让众多厂商满意。所以第二种MLC技术的NANO Flash进入厂商的视野。MLC在同等容量下售价不到SLC的70%。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很多厂商在06年底到07年初已经开始或明或暗的使用MLC技术的NAND芯片。但是,所有厂商都避免提及这个问题,因为MLC存在一些技术不足。
A.读写速度较慢。相对主流SLC芯片,MLC芯片目前技术条件下,
B.MLC能耗比SLC高,在相同使用条件下比SLC要多15%左右的电流消耗。
C.MLC理论写入次数上限相对较少,因此在相同使用情况下,使用寿命比较SLC短。
而一段时期过后,面对巨大的成本差距以及很好的容量前景,MLC已经全面深入MP3产业,最据代表性的产品就是苹果iPod产品,当苹果iPod nano 2发布的时候,苹果已经全面应用MLC产品,所以最新的iPod nano 2可以推出8GB容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MLC好像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被MP3快速的更新换代所掩盖了,而且MLC确实让MP3售价降低也为消费者带来相当的好处,在加上一般MP3的使用寿命也就一年左右这个是MLC所能承担的使用时间,多种原因和巧合综合在一起,最后导致SLC向MLC的转变变成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有损到无损
MP3推出时候面临的敌人包括CD随身听和MD随身听,相对于这两款产品MP3无论是体积还是
音质问题应该不仅仅是每个产品每个品牌的问题,而是整个MP3行业的面子问题。MP3行业这么多厂商当然不会都坐视不理,大家想出了很多办法,例如配备更好的耳机、使用独立DAC进行数模转换、利用音效还原系统,但是都是表面功夫,都没有涉及到最根本的地方——完全改变MP3产品所播放音频的
无损压缩格式包括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La、OptimFROG、Shorten,而
最先开始支持的无损的应该是iAUDIO和Rio,以及苹果的iPod(使用的是APPLE lossless格式,只有苹果使用),但是它们并没有把这个当作值得炫耀的事情,也许它们在MP3音质上有根深蒂固的理解——MP3就是这样,只不过是个方便的音频设备,而不是好音质的音频设备。接下来我们看到使用炬力2097芯片的昂达VX939,以及台电的C133(升级版为C133+),开始支持APE格式,这个是在2006年第二季度的事情,但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针对有损向无损的转变,iAUIDO以及昂达所作的只能算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在2007年形成。
2007年2月份魅族M6升级固件全面支持FLA和WMA lossless双无损格式,接下来OPPO、昂达、台电、等等品牌通过RK芯片的固件升级开始支持双无损。简直就在一夜之间,无损之花遍地开。可以说无损压缩文件的兼容其意义不仅仅是增加一两种音频格式,而是在于厂商开始重视MP3音频表现的态度。就在,近期RK和微软合作,开始在使用RK芯片的MP3产品中内置PlayerFX音效,以提高MP3的的空间以及低频
炬力到RK
Rcokchip属于黑马一级的成功芯片。最先应用此芯片的产品为蓝魔RM100,此款产品第一次真正的把视频概念引入中国MP3市场。我们之所以说“真正”,炬力ATJ2097和ATJ2085也曾经支持动态媒体播放MTV和AMV,但是这种格式的只能达到15帧/秒。相关的,Rcokchip RK2606和RK2608也支持动态播放,单却在播放效果上获得了质的提升,实现了真正MPEG类解码,可以达到24帧/秒的基本播放速率。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Rcokchip RK2606和RK2608。
可以说RK让MP3行业进入了新的,褒贬不一的视频MP3
其实事情不仅仅如此,双芯和双无损也在RK时代发扬光大。双芯片这个种概念其实早就应用在使用Telechip芯片的机器上了,但是鉴于此芯片的局限性,这种结构并未得到认知和普及。但是RK确具有被广泛应用的特点,其采用的独立DAC的双芯片结构,让很多人所熟悉,也成为很多厂商重点宣传的卖点。进一步的,配合RK所研发的最新固件已经全部可以支持双无损的兼容,让MP3的音质在本质上获得提升。前一段时间,RK与微软在数字音效技术应用,数字视频领域和视窗媒体数字版权
可以说RK在各个方面都对前一代的中国市场的炬力王朝有进一步的革新,其意义已经不仅仅是让MP3播放视频这么简单了。
总结:
上述对三个变化的阐述应该是正面的,这完全是鉴于MP3市场的状态,我们好像不能进一步在批评这个行业了,鼓励好像更加行之有效一些。但是我们所需要说的是,上述三个变化并不是全部有利的。MLC在使用上肯定会有问题,只不过其集体爆发时间还没有到,但是也差不多了;双无损只不过在源头上解决了问题,但是电路、方案以及各种元件的不协调以及质量不高,还是“污染”了已经可以干净的音乐;RK虽然带来了双无损的
这种从音频到视频、从MCL到SCL、从有损到无损,好像真是为了验证事情发展和变化的两面性,但是我们至少相信这个是在人为善意的干预下所产生的益处更多的变化。而不是像04年各个厂商出于利益生存本能的应激反应,其往往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MP3行业至少是中国的MP3行业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了。